校务公开
【秋季当心这些传染病一】肠道传染病篇
金秋九月,天高气爽,空气都变得温柔,然而肠道传染病却没那么“温柔”!尤其近期各类学校开学,人员流动增强,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易出现聚集性疫情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秋季高发肠道传染病,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避免“中招”?
什么是肠道传染病?
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由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传染病。这类疾病传染性强、危害性大,主要通过饮水、食物、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传染。
常见肠道传染病有哪些?
比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:手足口病、疱疹性咽峡炎、诺如病毒或细菌性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等。
手足口病、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,可通过与患者共同进食、接触患者飞沫、接触患者玩具、毛巾等物品进行传播。
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、舌、软腭、硬腭、口唇内侧、手足心、肘、膝、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、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。
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喉咙疼痛和咽部红肿,以及口腔和咽峡处的小范围溃疡。
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,细菌感染以沙门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;病毒感染以诺如病毒感染常见。通常起病较急,常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大便多为水样或蛋花样;上腹及脐周可出现压痛,肠鸣音多活跃或亢进;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、乏力、口渴等症状。
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、排毒时间长、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。其传播途径多样,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、水,或接触病例及其呕吐物都可能感染。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为自限性疾病,病情轻微,通常持续2-3天即可好转或痊愈,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以腹泻居多。但需要注意,并不是所有急性胃肠炎都是因为病原体感染,吃进生冷、粗糙、过热食物或摄入酒精、咖啡、浓茶等刺激性物质,甚至体质下降,胃肠道功能衰退都有可能导致腹痛、腹泻或呕吐等症状。
如何预防?
勤洗手。保持个人卫生,特别是手卫生,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 20 秒,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。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洗手;咳嗽、打喷嚏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,并及时洗手,避免脏手接触口、眼、鼻。
少接触。避免与其他有发热、呕吐、腹泻或出疹性疾病的人群拥抱、分享玩具、餐具、洗浴用品等。患病期间应尽量避免外出,疾病流行期尽量避免前往人口密集的场所。有孩子的家庭,需要警惕成人感染后往往症状较轻,若未引起重视、采取措施,易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给孩子。
常清洁。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,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;勤换、洗、晒被褥和衣物;日常使用的餐具、玩具等应定期清洁消毒。
饮食卫生。不喝生水,不吃未煮熟的食物,尤其不要生食贝类等海、水产品,生吃瓜果要洗净;外出用餐选择干净卫生的餐馆,家庭用餐避免隔夜饭菜。
转自传染病地方病控制科
用户登录